高原上的紫色宝石——布乌芋马铃薯的种植与收获
在四川布拖的高寒山区,有一种马铃薯品种以其独特的紫色薯皮和白色薯肉,被誉为高原上的紫色宝石——布乌芋。这种马铃薯不仅外观引人注目,更以其鲜香细腻的口感和高淀粉含量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布乌芋的生育期为96天,属于中晚熟品种。它的株型直立,茎绿色,花冠蓝紫色,近五边形,大中薯率高达68.20%。薯块圆形,部分薯皮紫色,薯肉白色,芽眼深,光发芽球形,基部花青苷显色强,基部根尖和茸毛数量少,这些特征使得布乌芋在众多马铃薯品种中独树一帜。
它的营养成分也非常丰富,干物质含量达到22.11%,淀粉含量高达16.30%,蛋白质含量为2.70%,维生素C含量为13.02毫克/100克,还原糖含量为0.40%。这些数据显示,布乌芋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
然而,布乌芋也有一定的抗病性,它对晚疫病有中抗性,但对花叶病毒病、卷叶病毒病和内生集壶菌病敏感。因此,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选择优质的脱毒种薯,并在非疫区种植。
布乌芋的种植技术要点包括选择偏酸性、排水性良好的砂壤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种植时采用高垄宽窄行错窝方式,垄宽100厘米,其中宽行67厘米、窄行33厘米,窝距30~33厘米,亩植4000~4500株。底肥施用腐熟厩肥1500~2000千克和马铃薯专用复合肥,视苗情追施尿素。同时,合理使用保护性药剂预防晚疫病的发生。
收获时,当马铃薯基部75%叶片变黄即可进行。布乌芋的产量在两个生长周期中表现出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产量表现。适宜种植区域为四川布拖海拔2000~3000米的高寒山区春季。
对于种植者来说,布乌芋的产量相对较低,因此需要保证亩植密度在4000株以上,以确保产量。同时,由于对病毒病和内生集壶菌病敏感,生产上应特别注意种薯的选择和种植区域的病害防控。
总的来说,布乌芋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和营养价值的马铃薯品种,适合在特定区域种植。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布乌芋有望成为高寒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