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通蚕鲜10号”:蚕豆新品种的丰收秘诀
探索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最新成果,“通蚕鲜10号”蚕豆以其卓越的特性成为农民朋友的新宠。这一干籽粒型品种以其中熟特性,全生育期196天,为蚕豆种植带来了新希望。
“通蚕鲜10号”以其独特的绿色叶片和紫红色花朵,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株高约90.20厘米,百粒重高达185.00克,单株有效荚数达到7.9个,单荚粒数为1.8粒,成熟荚呈黑色,硬荚,籽粒中厚形,种皮绿色,子叶淡黄色。营养成分丰富,粗蛋白含量32.70%,粗淀粉含量36.30%,为蚕豆市场提供了高品质的选择。
然而,种植“通蚕鲜10号”并非没有挑战。该品种对锈病敏感,但高抗赤斑病,耐白粉病,不抗根腐病,耐冷性较强。在第1生长周期中,亩产109.7千克,第2生长周期亩产130.7千克,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依然展现出良好的生产潜力。
为了最大化“通蚕鲜10号”的产量,栽培技术要点至关重要。首先,茬口安排应以旱作为佳,避免连作。播种期通常在10月15日至20日,每亩种植0.6万至0.8万株。肥水管理要求施足基肥,每亩使用腐熟厩肥3000至3500千克,再加25千克过磷酸钙。冬后春前,亩施磷酸氢二铵15千克;花荚期可追施尿素5至10千克。同时,要注意防病治虫,特别是蚕豆锈病、赤斑病和蚜虫。
“通蚕鲜10号”适宜在江苏、湖北、四川成都、贵州毕节冬蚕豆区种植。在5月上中旬,当青豆荚鼓粒饱满,籽粒种脐颜色由黄显黑时,即可采摘上市。若青籽粒出现一条黑线,则采摘,会影响蚕豆口感。
最后,注意事项不可忽视。该品种不耐渍,不抗根腐病,因此要注意防治蚜虫、飞虱、蓟马等病毒病虫媒,及时排涝,避免在根腐病发病地块和豆科连作地块种植。
“通蚕鲜10号”不仅是蚕豆种植的新选择,也是提高农业效益的新途径。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农民朋友们可以期待一个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