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122:内蒙古水稻新希望,高抗病害产量高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松辽122”的水稻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抗病害能力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一品种由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内蒙古恒正集团保安沼农工贸有限公司联合培育,以其全生育期146天的紧凑生长周期和105厘米的适中株高,展现出了良好的田间表现。
“松辽122”的穗长达到18厘米,每穗粒数高达142粒,结实率达到了86%,籽粒偏长且无芒,颖及颖尖为黄色,千粒重达到21克。在2016年的抗性鉴定中,这一品种展现出了高抗叶瘟病的特性,抗穗颈瘟病的能力也不容小觑。米质方面,“松辽122”的出糙率为82.6%,整精米率为69.5%,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为12.4%和2.0%,直链淀粉含量为16.9%,胶稠度为81毫米,食味评价高达80分,这些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方面,“松辽122”在2014年至2016年的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均展现出了比组均值更高的产量,特别是在2016年,比对照增产12.6%,这一成绩令人瞩目。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大棚育苗、筒塑盘或旱育苗4月中旬播种育苗,插秧行株距27厘米×18厘米,每穴3-4苗。施肥方面,亩施纯氮量13千克,其中底肥、分蘖肥、穗肥、粒肥的贡献率分别是11%、30.2%、13.1%、6.1%,纯磷(P2O5)6.7千克全部用做底肥,纯钾(K2O)5.3千克,70%用做底肥,30%用于拔节期追肥,硅肥做底肥25千克。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氮肥不可施用过量,以免引起倒伏或病害。生育期间水层管理也至关重要,除孕穗期保持6厘米水层外,其他生育阶段保持3厘米水层,以满足植株根系对温度的要求。收获前15-20天撤水,以确保植株健康成熟。
经过审定,“松辽122”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700℃以上地区种植,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抗病害、产量稳定的水稻新选择,有望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