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亚15号:宁夏农业的新希望,耐旱高产的食用油亚麻
在宁夏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宁亚15号的亚麻(胡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为当地农业带来新的生机。这一品种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精心培育,不仅在抗病性上表现出色,更以其耐旱和耐瘠薄的特性,成为宁夏宁南山区阴湿和半干旱区旱地及川水地的理想选择。
宁亚15号以其紧凑的植株结构和丰富的产量而著称。株高65.4厘米,工艺长度50厘米,单株有效分枝数可达4.5个,单株有效果数高达10个,每果粒数为6.7粒。含油率更是达到了28.89%,这一数字不仅高于许多同类品种,也意味着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抗病性方面,宁亚15号展现出高抗枯萎病的能力,这在农业生产中尤为重要,因为它能有效减少因病害导致的损失。
在产量上,宁亚15号同样不负众望。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111.37千克,比对照品种宁亚10号增产36.42%;第2生长周期亩产91.32千克,比对照宁亚10号增产7.64%。这样的产量提升,对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和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栽培宁亚15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首先,施足底肥是关键,每亩需施用2000千克农家肥,尿素5~8千克,磷酸二铵7~10千克。种肥则需3~4千克磷酸二铵,追肥时每亩施用尿素10千克。播种期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阴湿区适宜在4月20日播种,而半干旱地区则应在3月25日至4月10日抢墒播种。旱地亩播种量为3.5千克,保苗20~25万;水地亩播种量为4~5千克,保苗30~35万。此外,轮作周期应保持在2~3年以上,以保持土壤肥力。出苗后30天至40天灌头水,同时注意防治杂草和病害。
宁亚15号的种植不仅适应了宁夏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还因其春季播种的特性,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种植选择。随着宁亚15号的推广,宁夏的农业生产将迎来新的增长点,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