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奇珍——渝膝2号川牛膝,传统药材的现代革新
在重庆的巫山深处,一种名为“渝膝2号”的川牛膝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传统中药材注入新的活力。这一品种,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精心选育,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了药材界的新宠。
“渝膝2号”川牛膝,以其株型紧凑、茎黄绿色而著称。平均株高达到89.2cm,茎粗1.1cm,一次分枝数多达11.1个。顶端嫰叶淡红色,成熟叶椭圆形对生、黄绿色,花黄白色,种子棕色椭圆形或倒圆形。其根圆柱形,黄白色,平均长48.0 cm、直径18.9 mm、鲜重221.7 g,田间表现无明显病害,杯苋甾酮含量0.14 %,完全符合药典规定。
在产量上,“渝膝2号”同样表现出色。2021至2022年在重庆市两年区试中,平均鲜品产量达到734.0 kg/667m2,比对照“宝膝1号”增产16.2%,这一成绩令人瞩目。
栽培“渝膝2号”川牛膝,需要遵循一定的要点。首先,种子育苗,株行距30×40cm,密度4000株/667m2。移栽时期为3月20日至4月15日,选择生长健康的根,芦头向上覆土3 cm~5 cm,每穴1株。施肥方面,磷肥30 kg/667m2,氮肥和钾肥各10 kg/667m2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追肥则根据季节和生长情况适时进行。
灌水和排水同样重要,种植地四周需开好排水沟,雨季注意排水防涝。除草工作也不可忽视,有草即拔,分别于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中旬各除草1次。病虫害防治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要防治粉虱虫害和锈病病害。
最后,采收工作定在11月上中旬进行。选择晴天先割去茎叶,刨出根,抖净根部泥土,运回初加工场地。适宜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区种植,适宜黄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土壤,高产栽培以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为宜。
“渝膝2号”川牛膝,不仅是药材界的新宠,更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典范。它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为中药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