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1825:河南新希望,高油大豆品种的崛起
在河南省,一个名为“郑1825”的大豆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成为当地农业的新焦点。由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和河南中育分子育种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夏大豆高油型的特点,展现出了强大的生产力和抗病能力。
郑1825的生育期平均为100天,株型紧凑,株高约78.1厘米,底荚高度16.6厘米,主茎节数为13.3节,有效分枝1.3个。每株平均有效荚数为41.6个,粒数77.8粒,粒重13.4克,百粒重18.9克。叶片呈卵圆形,花色洁白,覆盖着棕色的绒毛,而籽粒则呈椭圆形,种皮为黄色且微光,种脐褐色。
在抗病鉴定方面,郑1825表现出了对大豆花叶病毒(SMV)流行株系SC3(弱毒)和SC7(强毒)的高抗性,病情指数均为0,这意味着该品种在面对这些病毒时几乎不受影响。
品质分析显示,郑1825的粗蛋白质(干基)含量在41.59%至42.89%之间,粗脂肪含量在22.60%至22.84%之间,两年平均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之和高达64.96%,这使得郑1825成为了一个高油、高蛋白的优质大豆品种。
产量表现方面,郑1825在2020年和2021年的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郑196分别增产3.7%和16.2%,两年平均亩产215.8公斤,比对照增产9.6%。202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257.6公斤,比对照增产8.4%。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6月中旬足墒播种,密度控制在1.3-1.8万株/亩;田间管理要及时间苗、定苗,及时除草,花荚期注意喷施叶面肥,及时排水以防涝害;病虫害防治要特别注意苗期、开花期、结荚期的刺吸式昆虫危害;收获要及时进行。
经过严格的审定,郑1825符合河南省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全省各地夏播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出,不仅为河南省的大豆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