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鲜糯2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糯玉米新品种

2025-07-01 03:59:33 发布

粤鲜糯2号,一个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糯玉米单交种,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优异的食用品质,成为广东省乃至周边地区农民的新宠。这款玉米品种以其审定编号粤审玉2016006,标志着其正式获得官方认可。

粤鲜糯2号的诞生,源于对优质糯玉米品种的不懈追求。母本“NT112-424”源自甜糯玉米杂交种金莲雪糯6号,经过六代自交选育,展现出卓越的遗传稳定性;而父本“N82-126”则是西星黑糯1号与郑白糯1号的杂交后代,再与香糯618杂交,经过八代自交选育,形成了这一白色糯玉米自交系。

在生长特性上,粤鲜糯2号春植生育期为76至78天,相较于对照种粤彩糯2号,生长期缩短了2至3天。株高177至206厘米,穗位高64至86厘米,穗长16.9至17.5厘米,穗粗4.6至4.7厘米,这些数据均显示出其良好的生长态势。单苞鲜重247至257克,单穗净重206至211克,单穗鲜粒重139至149克,千粒重283至311克,出籽率67.42%至70.88%,一级果穗率约8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高产潜力。

粤鲜糯2号的果穗呈筒型,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仅为0.7%至0.77%,糯性极佳。果皮厚度测定值为67.75至71.03微米,较薄的果皮使得其适口性评分高达86.6至86.8分,满足了消费者对口感的高要求。

在抗病性方面,粤鲜糯2号同样表现出色。接种鉴定中,它对纹枯病和小斑病具有中抗性;田间调查显示,它高抗茎腐病,对纹枯病和大、小斑病也具有抗性,这大大降低了种植过程中的病害风险。

产量表现上,2014年和2015年春季的省区试中,粤鲜糯2号的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66.1公斤和898.6公斤,比对照种粤彩糯2号分别增产12.63%和8.02%,2015年春季的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鲜苞881.8公斤,比对照种增产6.56%,这些数据均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上,建议亩植3000至3300株,授粉后23天左右进行采收,以确保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粤鲜糯2号以其短生育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特性,被省品审会审定为适宜广东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的糯玉米单交种。它不仅能够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也能为消费者的餐桌增添一份健康与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