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南京莴笋三宝:白皮香、紫皮香、青皮臭
在南京,莴笋不仅是餐桌上的常客,更是地方特色的象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京的田间地头,探索三种莴笋良种——白皮香、紫皮香和青皮臭,它们不仅味道独特,更承载着南京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白皮香,也被称作鸭蛋头,是南京的骄傲。这种莴笋植株半直立,叶片浅绿色,茎短圆锥形,外皮有纵向裂纹,茎皮与肉均为绿白色,单茎质量约250克。它以早熟、抗霜霉病、香味浓郁、纤维少、品质优良而著称。白皮香的肉质嫩茎,无论是生食、凉拌还是炒食,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紫皮香,南京的又一地方品种,植株半直立,叶片青绿色,带有紫色晕或全紫红色,茎长圆锥形,茎皮青带紫色条纹,肉青色,单茎质量约320克。紫皮香中晚熟,同样抗霜霉病,肉质脆嫩,水分多,品质上乘,产量也颇高。它的存在,为南京的餐桌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紫色风情。
青皮臭,又名竹竿青,是南京的晚熟品种。植株半直立,叶片绿色,茎长圆锥形,茎皮和肉青色,单茎质量约320克。青皮臭抗霜霉病,外皮纤维较多,肉质致密而脆,水分少,多用于加工酱菜。它的独特风味,是南京传统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三种莴笋品种,不仅在南京地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更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它们的生长,需要冷凉的气候条件,茎叶生长适温为11-18°C,不耐严寒,因此在南京地区,春莴笋栽培宜在10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定植,4月上旬至6月上旬采收;秋莴笋栽培则宜在8月中旬播种,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采收。
在栽培过程中,从播种育苗到田间管理,每一步都需精心照料。播种育苗时,要确保苗床湿润,出苗后适时浇粪水,定植前锻炼秧苗。整地施基肥时,选择肥沃保肥保水的土壤,深耕并施足基肥。定植时,要根据品种的成熟期合理安排株行距。田间管理中,要保证全苗,注意防冻保苗,适时灌溉、追肥、中耕除草,并在适当时候摘心,以促进莴笋的肥大。
采收时,要把握时机,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采收适期。过早采收产量低,过晚则品质下降。早莴笋一般在立夏前后供应市场,盛产期在立夏到小满,最迟能延至芒种。
南京的莴笋三宝,不仅是美食的代表,更是南京农业文化的传承。它们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