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油杂79:湖北油菜新品种,高产抗病的绿色选择
楚油杂79,一个由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性能,正成为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油菜种植的新宠。这个品种的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18)420252,是甘蓝型半冬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高产量,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楚油杂79的幼苗半直立,子叶肾形,叶色绿且带有蜡粉,叶片较大,叶缘呈锯齿状,裂叶2至3对,花瓣黄色且呈侧叠状,种子褐色近圆形。全生育期平均219天,比中油杂2号晚熟1天,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周期控制。株高达到163.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6.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高达258.5个,每角粒数19.7粒,千粒重4.38克。芥酸含量低至0.3%,硫苷含量为26.17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44.38%,这些指标都显示了楚油杂79的高油分和优质特性。
在抗病性方面,楚油杂79表现出低感菌核病,抗病毒病,并且抗倒性强,这些特性使得它在面对恶劣天气和病虫害时能够保持稳定生长。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159.8千克,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4%;第2生长周期亩产179.8千克,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7.4%,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楚油杂79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育苗移栽建议9月中旬播种,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4,苗龄约30天,10月中旬移栽,每亩密度约8000株。直播则建议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每亩用种0.2~0.4千克,留苗15000~20000株。施肥方面,氮、磷、钾肥需配合施用,80%作底肥、20%作追肥,追肥以腊肥为主,底肥必施硼肥,亩施含硼量为11%的硼砂1.0千克。病虫害防治上,苗期需注意防治蚜虫和菜青虫,初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楚油杂79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主产区种植,是这些地区农民的优选品种。虽然它低感菌核病,但仍需做好清沟排渍和病害防治工作,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楚油杂79,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综合表现,正成为油菜种植领域的一颗新星,为农民的丰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