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选择】长粳735:长春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
在吉林省的肥沃土地上,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培育出了一种新的水稻品种——长粳735。这个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优质的米质,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新宠。
长粳735是一个中晚熟的水稻品种,它的生育期为141天,需要大约2820℃的积温。这种水稻株高11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剑叶直立上举,茎叶绿色,每亩有效穗数可达23.6万。穗长19.6厘米,平均穗粒124.7粒,结实率高达89.8%。谷粒呈阔卵形,颖壳黄色,短芒,千粒重23.8克。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标准,长粳735的米质达到了优质3等食用稻品种的品质要求,糙米率82.8%,精米率74.4%,整精米率71.6%,粒长4.6mm,长宽比1.7,垩白粒率12%,垩白度3.3%,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15.2%。
在抗病性方面,长粳735表现出了中抗苗瘟和叶瘟的特性,对穗瘟则表现为中感。在纹枯病的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中,最高病级为7级,也表现为中感。这表明长粳735在抗病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需注意防治。
产量方面,长粳735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表现出色,平均公顷产量达到8698.2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7%。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更是达到了8951.6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5%。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稀播育壮秧,4月中旬播种,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200克,5月中下旬插秧。栽培密度为行株距30厘米×15-20厘米,每穴3-4棵苗。施肥方面,每公顷施纯氮150公斤,磷肥(P2O5)100公斤,钾肥(K2O)100公斤。田间管理上,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并在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生育期间及时防治稻瘟病。
经过严格的审定,长粳735符合吉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松原、辽源的中晚熟稻区种植。对于追求高产和优质米的农民来说,长粳735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