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杂11:高产油菜新品种,助力农业丰收

2025-07-08 05:20:37 发布

中油杂11,一个由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精心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性能,为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这一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发,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17)420228,属于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它在长江上游及中游的全生育期约为222天,在长江下游则为231天。

中油杂11的植株特征明显,株高可达175厘米,分枝部位大约在45厘米处,平均每株分枝11个左右。它的叶片边缘波状,花瓣黄色,侧叠状,呈现出独特的植物美学。单株有效角果数约为340个,每角粒数约20粒,千粒重约3.6克。在品质上,中油杂11的芥酸含量为0.27%,硫苷含量为18.80微摩尔/克(饼),含油量高达44.68%,显示出其优秀的油脂品质。

在产量方面,中油杂11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189.36千克,比对照皖油14增产11.97%;第2生长周期亩产179.99千克,比对照皖油14增产18.11%。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中油杂11在提高产量方面的潜力。

栽培中油杂11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首先,适时早播是关键,长江流域育苗宜在9月中旬左右播种,10月中旬左右移栽;直播则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其次,合理密植,根据肥力水平,育苗移栽适宜密度每亩0.9万株左右,肥力较高时,每亩0.8万株左右;直播适当密植,每亩保苗1.5万株~2.5万株。科学施肥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氮肥按6:3:1施用,重施底肥,每亩施复合肥60千克左右,或尿素30千克左右,硼砂1.5千克左右。此外,防治病害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油菜初花期一周内,每亩100克灰核宁兑水50千克喷施,一至两次。

中油杂11适宜在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陕西汉中地区冬油菜区种植,秋播。在生产上,应注意必施硼肥,防治菌核病,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中油杂11以其高产、抗病、优质的综合特性,成为了油菜种植者的新选择,有望为我国油菜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