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优12号:南平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丰收之选
在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川优12号(原名川香优12号)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成为了中稻种植的优选品种。这个品种的全生育期平均为143.3天,比传统的汕优63稍晚成熟,但这一小小的延迟换来的是更加整齐的群体和良好的后期转色,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川优12号的株型适中,株高约113.4厘米,穗长24.9厘米,每穗总粒数达到177.0粒,结实率高达84.0%,千粒重29.3克,这些数据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高产。在2005年和2006年的省中稻B组区试中,川优12号的平均亩产分别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69%和13.13%,这样的增产幅度无疑是令人瞩目的。
在米质方面,川优12号的表现同样不俗。糙米率80.1%,精米率72.8%,整精米率64.5%,这些指标都显示出其优良的食用品质。粒长6.7毫米,长宽比2.8,垩白率59%,垩白度8.6%,透明度2级,这些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其作为优质稻米的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川优12号适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秧龄控制在30-35天。插植规格建议为21厘米×24厘米,亩插基本苗2-3万。施肥方面,亩施纯氮1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0.7:0.8,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3.5:5.5:0.5:0.5。在水分管理上,采取“深水返青、浅水促蘖、适时烤田、后期干湿交替”的策略,以确保植株健康成长。同时,及时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也是保证产量的关键。
省品审会的审定意见指出,川优12号作为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不仅丰产性好,而且米质与对照汕优63相当,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这表明川优12号不仅在产量上有所突破,同时也在品质上保持了高标准。
综上所述,川优12号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优良的米质,成为了福建省稻农的优选品种,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