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甜蜜突破:无核枇杷诞生记

2025-08-09 05:48:22 发布

在西南大学的一角,隐藏着一个秘密基地,这里孕育着一场农业革命——无核枇杷的诞生。枇杷,以其柔软多汁的果肉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广受喜爱,但那粗大的核总是让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到遗憾。如今,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梁国鲁教授,经过十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培育出了无核枇杷,填补了这一空白。

梁教授的基地,位于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子里,四周高筑的围墙下,隐藏着对农业科技的无限追求。为了防止技术泄露和破坏,这里谢绝参观,连守院、施肥的工人都不知道这些枇杷树的真正价值。梁教授甚至严肃地提醒工人,损坏一根枇杷树枝桠就要赔偿50万元,可见其珍贵程度。

在梁教授的许可下,我们得以一窥这些无核枇杷树的真容。它们生长茂盛,枝头挂满了金灿灿的枇杷果实,十分诱人。乍一看,这些树和果实与普通枇杷并无太大区别,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枇杷树比普通枇杷树更为高大,分枝更少;叶片也更大,叶色浓绿,绒毛长而密。枇杷果实相对小一些,呈椭圆形,成熟期也有所推迟。

更令人惊奇的是,切开这些枇杷果实,里面全是果肉,没有普通枇杷果实中粗大的核。吃起来酸味较普通枇杷稍重,但依然香甜可口。

梁教授从1997年开始研究这一课题,历时整整10年。他以我国选育出的“大五星”等21个枇杷品种和引进的5个日本品种为试材,历经数万次实验,采用了5万多粒种子,在创新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基础上,对枇杷种子进行实生自然三倍体筛选,最终培养出了无核枇杷。

梁教授幽默地解释说:“简单形象地说,我是给枇杷做了一个‘绝育’手术,让它们‘先天’没有‘生育’能力,从而只长果实,而不长种子。”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望改变枇杷产业的未来。

目前,梁教授培育的无核枇杷正在接受由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多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现场测评。一旦成功通过测评,这将是我国成功培育的首例无核枇杷,世界上也只有日本成功培育出无核枇杷。这不仅是梁教授个人的成就,更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一大突破,预示着无核枇杷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甜蜜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