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新突破——晋豌豆5号,豌豆产业的新宠儿
在山西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晋豌豆5号”的豌豆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高产潜力,成为当地农业的新亮点。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豌豆种植领域脱颖而出。
晋豌豆5号的生育期仅为82天,相较于市场上的晋豌豆2号早熟8天,这意味着农民可以更早地收获,更灵活地安排种植计划。它的生长势强劲,株型直立,茎部呈现健康的绿色,主茎节数达到13节,分枝3个,整体株高约65厘米。这种豌豆的复叶半无叶类型,宽托叶,花呈白色,单株有效荚数高达9个,成熟荚为黄色、硬荚,荚长5厘米,荚宽1.7厘米,单荚粒数5粒。籽粒呈球形,表面光滑,种皮白色,百粒重达到25克,显示出其优良的遗传特性。
在抗性方面,晋豌豆5号展现了中等的抗旱性、强的抗寒性和抗病性,这些特性使其能够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生长。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的检测结果显示,晋豌豆5号的粗蛋白(干基)含量为29.41%,粗淀粉(干基)含量为53.11%,这些数据表明其营养价值高,适合作为食品和饲料的原料。
产量表现上,晋豌豆5号在2008年至2009年的山西省豌豆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110.0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0.4%。在10个试验点中,有9个点实现了增产,增产点率高达90%。特别是在2009年,平均亩产达到114.6千克,比对照增产16.7%,这一成绩令人瞩目。
栽培晋豌豆5号时,需要避免连作,建议以禾谷类作物为前作进行合理轮作。晋北地区春播的最佳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亩播量为5~7千克,亩留苗2.0~2.6万株,播种深度控制在3~7厘米。在施肥方面,应合理施用农家肥和化肥,适当施用根瘤菌剂和叶面肥,一般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千克、磷肥20~30千克、钾肥5~8千克,并在植株旺盛生长期和开花结荚后结合浇水各追肥一次,亩施尿素5~7千克。出苗后中耕一至二次,并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以确保适时收获。
晋豌豆5号适宜在山西省豌豆产区种植,其出色的表现和易于管理的特性,使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选择。随着晋豌豆5号的推广,山西的豌豆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