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合油杂425”:高效、抗病、双低油菜新品种
2025-05-09 05:05:23
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合油杂425”这一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脱颖而出。该品种的审定编号为皖油2016004,源自于Y204AB与099025的精心杂交,展现了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的优良特性。
“合油杂425”的幼苗长势强健,叶色深绿且带有蜡粉,顶裂大,叶形卵圆,花瓣大且呈鲜黄色,株型紧凑,有效分枝部位65-80厘米,有效分枝约8个,种皮为黑褐色。在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株高达到160厘米,单株有效角果243个,每角17粒,千粒重3.9克,全生育期227天,仅比对照品种迟熟1天。
在抗性方面,“合油杂425”表现出色,2013年和2014年的抗菌核病相对抗指分别为-0.7和-0.6,冻害级别分别为2.3和1.7,均低于对照品种。在品质上,该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6.56%和44.42%,芥酸含量极低,硫甙含量分别为17.78µmol/g和18.85µmol/g,完全符合双低油菜的标准。
产量方面,“合油杂425”在2012-2013年度区试亩产190.73公斤,2013-2014年度区试亩产181.50公斤,均较对照品种有小幅增产。2014-2015年度生产试验亩产165.7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97%。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栽培育壮苗,重施底肥,早施苗肥,增施磷、钾、硼肥,注意防病治虫,控制草害,特别是对硼肥敏感,需注意施用。适宜推广区域为全省油菜产区。
“合油杂425”以其高效的产量表现、出色的抗病能力和符合双低标准的高品质,成为了安徽省油菜产区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