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粳337:辽宁盐碱地上的绿色希望

2025-07-20 05:07:36 发布

在辽宁的广袤土地上,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孕育出了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盐粳337。这个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出色的表现,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盐粳337,审定编号为辽审稻20200031,是一种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它的生育期为157天,与辽粳9号相当,但产量却更胜一筹。株高达到107.7厘米,穗长17.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高达28.7万穗,每穗总粒数为127.4个,结实率达到了82.5%,千粒重为25.5克。这些数字背后,是盐粳337在产量上的显著优势。

在抗病性方面,盐粳337同样表现出色。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仅为1.7,穗瘟损失率最高级为1级,这意味着它能够有效抵抗稻瘟病的侵害。在米质方面,盐粳337的糙米率为83.2%,整精米率为67.4%,垩白度为2.9%,透明度为1级,碱消值为7.0级,胶稠度为88mm,直链淀粉含量为16.5%,这些指标均显示其米质优良。

产量表现上,盐粳337在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634.4公斤和619.3公斤,均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超过5%。在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50.9公斤,比对照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用水以及注意防治病虫害。这些技术要点确保了盐粳337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茁壮成长。

最终,盐粳337通过了辽宁省的稻品种审定,适宜在沈阳以南的中晚熟稻区种植。这不仅是对盐粳337品质的认可,也是对辽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科研实力的肯定。盐粳337,这个在盐碱地上孕育出的绿色希望,正以其卓越的表现,为辽宁乃至全国的水稻种植带来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