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白孔雀草切花的致富之路:引种栽培技术全解析
在花卉市场上,白孔雀草以其独特的姿态和四季开花的特性,成为了花卉爱好者的新宠。别名硬枝满天星的它,不仅外形优美,而且种植条件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是一条致富的好途径。本文将详细介绍白孔雀草切花的引种栽培技术,助您把握这一市场机遇。
一、市场开发前景简介
白孔雀草原产于美国科罗拉多洲和密苏里洲,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植物。它的地上茎高0.2至1米,多分株,幼茎色嫩绿,花后茎大都枯死,而地下茎则能发出新的蘖芽。这种植物适应性强,喜凉、喜阳光充足,喜深厚、富含腐植质、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为长夜短日照植物,白孔雀草一年四季均可开花,单位面积产量高,市场前景广阔。
二、生物学特性
白孔雀草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栽培对象。它的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结构,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都为种植提供了便利。幼小植株时近基部的叶片较大,披针形,花茎抽苔后向四方分生许多小枝,花呈圆锥状,每枝有花150多朵。
三、繁殖方法
白孔雀草的繁殖主要采用营养繁殖,包括扦插、分株及组织培养,以分株为主。在花收获完毕后,清理地上枯株,地下茎发生蘖芽,待有2至3厘米高时,依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植于整理好的畦上。
四、栽培技术
1. 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合理整地,作畦和施足基肥,可施入腐熟有机肥,如鸡粪1000公斤/亩于畦里面,覆盖田面土,一般畦高30厘米以上,畦宽100厘米,畦长20米不等,并做到沟渠排水畅顺,雨后能及时排除积水。
2. 定植与密植:将小苗定植于已整好的畦上,定植前先开穴,每穴种四根,株行距为30x30厘米,种好后浇定根水,使土壤紧密结合,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长。
3. 中耕、水肥管理:定植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结及杂草丛生。前期勤施薄施,以N肥为主,每七天一次。在生长旺盛期,花芽分化形成到现蕾期,可重施追肥,每亩施复合肥50kg,每周喷施叶面肥一次,在花蕾欲放时停止施肥。
4. 光照:白孔雀草是短日照植物,在秋后的短日照条件下,孔雀草是不会长高,只能地下分蘖,必须延长光照时间,把地上茎拉高。一般定植后一个月,开始人工加光,一般用100W或60W电灯泡吊在植株上方80cm处,每盏照4平方米,每天增加4小时灯光照明时间,连续40天,离春节60天前结束,补光方法可以在晚上天黑时开始,也可以在离天亮前4小时开始。
五、采收
要使白孔雀草切花存放时间长,切花最佳是在顶蕾约开10朵,其它含苞欲放为宜。如遇高温天气,待阴凉时切花为宜,切好运回工作房,分级包装,每二十支一扎,用纸包好,入库或装箱出售。
六、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等,属真菌性病害,应选择好地栽培,并注意排灌,清除病株,病叶,烧毁残枝,及时喷锈粉宁等杀菌药。虫害主要是红蜘蛛,可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虫能力,在虫害发生初期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0--600倍进行喷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