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豆66:长江流域春大豆的高油新选择

2025-07-07 05:09:25 发布

在长江流域的春大豆种植中,一个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吸引着农民的目光——中豆66。这个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武汉中油科技新产业有限公司联合申请,育种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是中豆32与冀豆12的杂交。

中豆66以其95天的生育期,与市场上的对照品种天隆一号相当,展现出其早熟的特性。株型紧凑,有限结荚习性,使得植株更易于管理和收获。平均株高49.4厘米,有效分枝2.8个,单株有效荚数达到26.6个,单株粒数56.9粒,单株粒重13.0克,百粒重24.2克。椭圆形的叶片,白花和灰毛,以及椭圆形、黄色微光的籽粒,都是中豆66的显著特征。

在抗病性方面,中豆66展现出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和7号株系的能力,对炭疽病有一定的敏感性。其籽粒粗蛋白含量高达42.96%,粗脂肪含量为22.97%,这使得中豆66成为一个高油型品种,对于追求高油分的种植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产量方面,中豆66在2020至2021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92.0千克,比对照天隆一号增产4.1%。2022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187.5千克,比对照增产6.0%,显示出其稳定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种植密度根据肥力不同有所调整,高肥力地块1.4万株/亩,中等肥力地块1.6万株/亩,低肥力地块1.8万株/亩。此外,施足底肥,花荚期追施氮肥或喷施叶面肥,及时防治病虫害,以及成熟后及时收获,都是确保中豆66高产的关键措施。

经过国家审定,中豆66符合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湖北省、湖南省中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沿江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及中低山地区春播种植。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民来说,中豆66不仅是一个高产的选择,也是一个高油分、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值得在春播季节考虑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