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软华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优质稻种
黄软华占,一个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稳定的产量在农业领域脱颖而出。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200049,其育种者和申请者均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展现了该研究所在水稻研究领域的专业与专注。
黄软华占的品种来源是黄软秀占与丰粤华占的结合,这一杂交优势赋予了它独特的特征特性。在晚造全生育期,黄软华占的生长期为111至113天,与对照种华航31号相当。它的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弱,但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强,这些特性使得黄软华占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生长。
在产量方面,黄软华占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8年和2019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33.1公斤和487.23公斤,虽然增产未达显著水平,但在2019年晚造参加省生产试验时,平均亩产达到了496.28公斤,比对照种华航31号增产6.91%,显示出其潜在的增产能力。
黄软华占的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1级,这意味着它的品质达到了高标准。具体来看,糙米率为80.0%至81.0%,整精米率为62.3%至65.7%,垩白度极低,透明度达到1级,这些指标都显示了黄软华占的高米质。此外,它的碱消值为7级,胶稠度在62至66毫米之间,直链淀粉含量为16.1%至17%,长宽比为3.0至3.2,这些数据进一步证明了黄软华占的优良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黄软华占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在90.9%至92.9%之间,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9.5%至95%和100%,病圃鉴定叶瘟0.8至1.2级,穗瘟1.8至4.2级。同时,它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中感,这表明黄软华占在抗病性方面也表现不俗。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种植黄软华占时需要注意防治稻瘟病,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省品审会的审定意见也强调了黄软华占的这些优点,并建议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综上所述,黄软华占以其优质的米质、稳定的产量和较强的抗病性,成为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又一力作,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值得信赖的水稻品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