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1808:淮北新希望,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
在安徽省淮北及沿淮地区,一种名为濉1808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濉1808,审定编号皖审麦2023T016,由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精心培育,育种团队包括周素英、刘晓等多位专家。这一品种源自淮麦35与百农207的杂交,展现了半冬性的生长习性,全生育期大约225.7天,与济麦22熟期相近。
濉1808的幼苗呈半匍匐状,叶片浅绿且宽长,显示出强大的分蘖力和中等的成穗率。成熟植株高约90厘米,株型半紧凑,旗叶细小且上举,穗层整齐,茎秆覆盖着较重的蜡粉。穗型为长方型,长芒、白壳,籽粒为角质、白粒,饱满度良好。在两年的区域试验中,亩穗数和穗粒数均表现优异,千粒重也达到了45克以上。
在抗病性方面,濉1808对赤霉病和白粉病表现出中感至中抗的水平,对纹枯病也有一定的抗性。品质分析显示,其容重高,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在理想范围内,吸水量和稳定时间也符合中强筋品种的标准,最大拉伸阻力和拉伸面积均表明其加工性能良好。
产量表现上,濉1808在2019-2020年度区域试验中亩产达到559.6千克,比对照济麦22增产5.11%;2020-2021年度亩产559.2千克,增产7.79%;2021-2022年度生产试验亩产672.2千克,增产5.51%,均显示出显著的增产效果。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宜的播期与密度,建议在10月上中旬播种,每亩基本苗16-18万。施肥管理上,应施足底肥,亩施纯氮14-16千克,其中底肥占70%,追肥占30%,同时一次性施入五氧化二磷6-8千克和氧化钾6-8千克。此外,还需要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等病虫草害。
综上所述,濉1808以其高产、抗病和优质的综合表现,通过了安徽省的小麦品种审定,适宜在淮北及沿淮地区种植,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