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27号:陇东学院培育的抗旱小麦新品种

2024-08-19 04:45:26

在甘肃省陇东学院农学系的精心培育下,西峰27号小麦品种以其卓越的抗旱、抗寒能力,为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品种的诞生,是1989年通过83183-1-3-1母本与CA837父本的杂交选育,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筛选,最终以甘审麦2005009的编号正式通过审定。

西峰27号属于冬性小麦,具有275天的生育期,属于中熟品种。它以其匍匐的幼苗、紧凑的株型和整齐的生长表现,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株高大约100厘米,穗形为长方形,长芒白壳,穗长8至11厘米,小穗数15至20个,穗粒数18.9至48粒。其籽粒呈白色、卵圆形,质地为角质,千粒重达到36.6克,容重为790克/升。营养成分丰富,含有14.4%的粗蛋白质,0.53%的赖氨酸,以及62.8%的淀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峰27号在抗旱、抗寒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抵御干热风的侵袭,并且在落黄方面表现良好。对于当前条锈病的优势小种,它展现出了高抗性,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在1997至1999年的连续三年省区试验中,西峰27号平均亩产达到了238.1公斤,比对照品种陇鉴196增产了3.6%。

在栽培上,西峰27号有其特定的要求。在庆阳南部、中部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而北部川台地则为9月上旬,每亩播种量为12至13公斤。在施肥方面,需要重施底肥,增施磷肥,并合理追施氮肥。每亩施用农家肥2500公斤,氮素化肥7.5公斤,磷肥40公斤,返青后再追施尿素7.5公斤,以确保冬前壮苗,提高分蘖成穗。

西峰27号的适宜种植范围广泛,特别适宜在庆阳市中南部旱塬地、北部川台地及其同类地区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干旱地区的粮食生产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