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保1号:长白山下的黑木耳新贵
在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市汇丰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吉林省海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一个黑木耳新品种——黑保1号,从长白山的密林中走出,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黑木耳产业的新宠。
黑保1号,一个中晚熟品种,以其105至115天的生育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长节奏。它的菌丝洁白而纯净,菌落边缘整齐且浓密,气生菌丝发达,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耳片呈黑色,单片簇生型,少褶,展现出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单个耳片的长度可达5.6至7.87厘米,宽度在4.01至5.78厘米之间,厚度则在0.08至0.12厘米之间,耳片的干湿比为1:12,这使得它在干燥和湿润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品质。
在产量上,黑保1号同样不负众望。2017至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鲜耳产量达到了86.90千克/100千克干料,相较于对照品种延特5号增产8.20%。而在2019至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一数字更是提升至86.00千克/100千克干料,增产8.50%,显示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方面,黑保1号采用了17厘米×33厘米的聚丙烯折角袋,每袋装干料0.5千克,进行熟料栽培。2月中旬接菌制袋,4月末至5月上旬割口催芽,保持75%至85%的空气相对湿度,但需避免水滴直接滴到出耳孔。适宜采用“V”口和“小孔”出耳方式。耳芽出现后,早晚喷雾,干湿交替,6月中旬在耳片尚未弹射孢子时开始采收。秋季8月下地出耳,无需催芽。大棚等设施栽培可以提前或延后约1个月栽培,为种植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
经过严格的认定程序,黑保1号符合《吉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指南—黑木耳》的标准,已通过认定,并被推荐在吉林省内推广栽培。这一新品种的诞生,不仅为黑木耳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黑木耳种植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