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白灵菇产量的覆土地栽秘籍

2025-08-22 05:48:42 发布

白灵菇,这种珍贵的食用菌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它的产量并不高,传统立体墙式栽培的生物转化率仅为30~40%。幸运的是,通过覆土地栽模式,我们可以大幅提升白灵菇的产量,使其生物转化率可达80~100%。以下是覆土地栽白灵菇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1. 催蕾先行:在覆土之前,必须先进行催蕾管理。保持较强光线,温度控制在8~20°C,湿度维持在85~95%。若湿度不足,可覆盖地膜保湿。待菌袋两端及中间出现米粒状小白点后,再进行覆土,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5天。这样处理后,白灵菇出菇整齐、速度快,且个体均匀美观。

2. 菌袋间紧密填土:覆土时,菌袋中间应预留5厘米以上的空隙,并用土填满,用水灌透,不留空隙。这样做有助于现蕾均匀,同时防止感染杂菌的菌袋传染给健康的菌袋,尤其在温度较高时更需注意。

3. 高温下通风至关重要:在温度较高时,通风必须良好,否则易造成因通气不良而形成的病害,导致菇体黄烂。若湿度不够,可以通过向畦中灌水及空气中喷雾来增加菇棚湿度,同时降低菇棚温度。

4. 剔除感染杂菌的菌袋:在覆土过程中,应将感染杂菌的料袋拣出,单独处理,避免杂菌蔓延。

5. 及时疏蕾:菇体应及时疏蕾,避免菇片生长过密,互相挤压,影响白灵菇的商品性。

6. 覆土厚度适中:菌袋之上覆土不宜太厚,以略微盖住菌头为宜,以免土层过厚造成出菇困难,影响产量及品质。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白灵菇的产量和品质,让这种食用菌成为更多人餐桌上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