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凉桑1号:四川蚕业的绿色革命
在四川的蚕业领域,一种名为“川凉桑1号”的新品种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一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宁南县南丝绸集团公司等机构共同培育的桑树品种,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高产量表现,成为了当地蚕业的新宠。
川凉桑1号的枝条直立,平均单株发条数达到12条,径粗1.85厘米,枝条长235厘米,皮黄褐色,平均节距2.4厘米,皮孔16个/平方厘米。冬芽正三角形,黄褐色,无副芽。叶片心形,平均叶长23.5厘米、叶幅19.4厘米,叶片厚且光泽较强,叶面光滑,有波皱,下垂,叶柄长度中等。开雌花,椹较少,紫黑色。在四川省凉山州栽植,发芽期3月10日至15日,开叶期3月17日至3月25日,叶片成熟期4月26日至5月2日,秋叶硬化期在10月中旬,属于中生中熟品种。
川凉桑1号的品质同样令人瞩目。秋季叶片粗蛋白含量22.1g/100g、脂肪含量为7.5%、粗纤维含量6.1%、16种氨基酸总量18.4%,这些指标分别比对照高6.25%、3.1%、0.1%、-0.1%。在抗性方面,川凉桑1号对桑黑枯性细菌病表现出中抗(MR)的特性。
产量表现上,川凉桑1号在2018至2019年连续两个生长周期多点试验中,平均春季桑叶产量1085.7公斤/亩、秋季桑叶产量1356.5公斤/亩、全年平均产量2442.1公斤/亩,分别比对照增产11.85%、14.64%、13.25%。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宜的栽植密度、肥培管理和剪伐形式。川凉桑1号适合在四川的攀西、丘陵山区地区种植,一年四季均可种植,每年10月份到翌年3月份种植为最佳。
尽管川凉桑1号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该品种易受到桑螟虫危害,因此,种植者应做好开园药和封园药的喷施,以防范这一风险。
川凉桑1号的问世,不仅为四川蚕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蚕农们提供了一个高效益、高品质的选择。随着这一品种的推广,四川蚕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