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棉花新希望——冀棉262,抗虫高产新品种
在河北省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冀棉262”的棉花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当地棉农的新宠。这个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精心培育的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以其审定编号“冀审棉20200002”和“冀棉262”的名字,正式亮相于棉田之中。
冀棉262的平均生育期为120天,株型呈塔型,叶片中等大小,叶色中绿,铃呈卵圆形。株高约102厘米,每株棉花平均结铃18.1个,铃重6.6克,子指12.0克,衣分高达40.5%,霜前花率高达91.4%,而霜前花僵瓣率仅为3.3%。这些数字背后,是冀棉262在抗病性上的显著表现: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该品种均展现出高抗枯萎病和耐黄萎病的特性。
在纤维品质方面,冀棉262同样表现不俗。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5毫米,整齐度指数84.9%,断裂比强度30.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4,伸长率5.7%,反射率77.0%,黄度7.5,纺纱均匀指数137,品质类型为“Ⅲ”,这些指标均符合优质棉花的标准。
产量表现上,冀棉262同样不负众望。2018年和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分别为100.7千克和122.8千克,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90.1千克和114.1千克。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达到122.2千克,霜前皮棉为112.1千克,显示出其稳定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冀棉262适宜在4月中下旬播种,中等肥力地块的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播种前需施基肥2000千克,磷酸二铵20-30千克,尿素15千克,钾肥10千克。蕾期、花铃期使用缩节胺进行化控,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蕾期用量1-1.5克,初花期用量2克,花铃期用量2.5-3克。花铃期根据棉花长势长相适时浇水,并亩追施尿素5千克左右。同时,要及时防治蚜虫、棉蓟马、红蜘蛛等棉田害虫。
经过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的严格审查,冀棉262以其出色的表现通过了审定,适宜在河北省棉区春播种植。这不仅是河北省棉花产业的一个新突破,也为棉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