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晋水稻品种Q两优155:高产与抗病性的完美结合

2025-07-31 05:12:43 发布

在安徽省的水稻种植领域,Q两优155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抗病性,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宠。这款由合肥韧之农业技术研究所申请,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公司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育种的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皖审稻20201040,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Q两优155的平均株高为113.8厘米,亩有效穗达到15.8万,每穗总粒数高达197.0粒,结实率也达到了82.2%,千粒重为25.5克。全生育期135.3天,与对照品种Ⅱ优838的熟期相当,保证了种植周期的稳定性。在抗性方面,Q两优155在2017年和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均表现为中感稻瘟病和稻曲病,感白叶枯病,这提示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病害的防治。

在产量方面,Q两优155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1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98.64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09%;2018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616.8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32%;2019年生产试验中,亩产更是达到了681.07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4.1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Q两优155在提高产量方面的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Q两优155适宜在4月底5月初播种,秧田亩用种量12-15千克,秧龄30-35天移栽。栽插密度为株行距15.5×26.5厘米,亩栽1.2-1.5万穴,每穴栽1-2粒谷苗,每亩插足基本苗8.0万。在施肥上,总用氮量13-15千克,需要N、P、K配合,并增施穗、粒肥。灌水方面,应遵循浅水栽秧,薄水活棵,湿润促分蘖,寸水抽穗,灌浆至成熟期保持干干湿湿的原则。最后,根据植保预报进行病虫防治,特别是在抽穗期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综上所述,Q两优155以其高产、抗病的特性,以及对栽培技术的要求,成为了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的理想选择。农民朋友们在种植Q两优155时,只需遵循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就能享受到这一新品种带来的丰收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