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希望】浙两优39:中国水稻研究所的高产抗稻瘟病新品种

2025-07-20 05:08:21 发布

在江西省的稻田里,一种名为浙两优39的水稻新品种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这个品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由黄得润、屠国庆、庄杰云、朱玉君、樊叶杨等专家共同选育而成。浙两优39的诞生,是科技与农业结合的结晶,它不仅生长周期短,而且产量稳定,是农民增收的好帮手。

浙两优39的全生育期为126.7天,比传统的深两优5814早熟1.8天,这意味着它可以更快地成熟,为农民节省时间。株型适中,叶片宽长,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这些特性使得浙两优39在田间表现格外出色。它的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达80.2%,千粒重达到27.0克,这些都是高产的保证。

在产量表现上,浙两优39在2018-2019年的江西省水稻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646.74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3.08%。虽然增产幅度不算显著,但稳定的产量表现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浙两优39的稻瘟病抗性较弱,穗颈瘟为9级,属于高感稻瘟病。因此,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浙两优39的播种时间定在5月15日左右,秧田播种量每亩10-12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5-2.0公斤。秧龄控制在25天左右,栽插规格为6寸×6寸,每穴插2-3粒谷。在施肥方面,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亩施纯氮12-13公斤,并配合施用氮、磷、钾肥。田间管理上,要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干湿壮籽,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最后,为了确保浙两优39的健康生长,需要使用强氯精浸种,并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浙两优39,这个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以其早熟、高产、抗病的特性,为江西省乃至更多地区的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