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粱新品种“辽杂47”:高产量与抗病力的双重优势
在高粱的世界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培育的“辽杂47”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脱颖而出。这款杂交高粱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为辽宁乃至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辽杂47”的生育期为117天,植株高大,平均株高达到168.0厘米,穗长30.6厘米,穗型紧实,纺锤形,穗粒重78.5克,千粒重29.2克,呈现出褐壳红粒的外观。在营养成分上,“辽杂47”同样表现优异,粗蛋白含量为7.84%,粗淀粉含量高达79.28%,单宁含量仅为0.08%,粗脂肪含量为3.46%,支链淀粉占72.75%,直链淀粉占21.60%,这些数据表明它是一种优质的饲料用高粱。
在抗病能力上,“辽杂47”展现出高抗丝黑穗病的特性,对叶部病害和蚜虫也有中等的抵抗力。在产量方面,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553.2千克,比对照品种辽杂11增产2.5%;第2生长周期亩产553.1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8.0%,这证明了“辽杂47”在产量上的显著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辽杂47”的潜力,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时播种,以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12℃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为最佳播种期,辽宁省通常播期为5月1日至5月20日之间;合理密植,适宜种植密度为7000~7500株/亩;合理施肥,亩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作底肥、磷酸二铵10千克作种肥、25千克尿素作追肥;适时收割,在蜡熟末期,即大部分穗下部籽粒刚定浆时收割,并抓紧晾晒和及时脱粒,以确保籽粒的优良商品性。
“辽杂47”适宜在辽宁沈阳、铁岭、朝阳、锦州、葫芦岛和阜新春播晚熟生态区春季种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种果穗偏紧,收获时期必须及时,以避免粒霉的发生。
“辽杂47”以其高产量和抗病力,为高粱种植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有望在辽宁乃至更广泛的地区推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