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希望】臻优727:高产量、优质米,福建农业的新宠
在福建省的稻田里,一种名为臻优727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吸引着农民的目光。这个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福建农科农业良种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新品种,以其高产量和优质的米质,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
臻优727的全生育期平均为138.7天,略长于对照品种II优明86。它的植株整齐,分蘖能力强,后期转色良好,每亩有效穗数可达13.4万,株高119.3厘米,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68.9粒,结实率高达88.73%,千粒重29.4克。这些特性使得臻优727在产量上表现出色,2014年和2015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比对照II优明86增产10.71%和12.21%,2016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01.0公斤,增产15.94%。
在稻瘟病抗性方面,臻优727的综合评价为中感,这意味着在病害管理上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米质方面,臻优727的表现同样令人满意,糙米率79.4%,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6.4%,粒长7.3毫米,长宽比3.3,垩白粒率15%,垩白度1.4%,透明度1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0%,蛋白质含量9%,达到了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的品质标准。
栽培技术方面,臻优727适宜作为中稻种植,秧龄约30天,插植密度为20厘米×23厘米,每亩施用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9。在水分管理上,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的方法。同时,需要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臻优727以其高产量、优质的米质和较强的分蘖能力,成为了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中稻种植的理想选择。在栽培过程中,适当的管理和防治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