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上的金色希望——北青七号青稞品种介绍

2025-06-28 05:14:21 发布

在青海省的广袤高原上,有一种名为“北青七号”的大麦(青稞)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了当地农民的金色希望。这个品种由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海北州种子管理站共同培育,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18)630002。

北青七号以其粮用特性,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长特征。它的芽鞘呈白色,幼苗直立,叶色鲜绿,叶耳则为白色。株型半松散,平均株高约为98厘米,单株有效分蘖数不到一个,但分蘖成穗率高达41%。穗子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呈长方形,长芒,长度约为6.5厘米,四棱,小穗密度较为稀疏。籽粒裸粒,颜色为黄色,形状为卵圆形,每穗粒数约为44.57粒,千粒重43.65克,容重726克/升,经济系数0.49,籽粒半角质。北青七号是春性早熟品种,生育期约114天,全生育期约139天。它在耐湿性、耐寒性、抗旱性和抗倒伏性方面表现中等,并且对条纹病有中等抗性。蛋白质含量为14.07%,淀粉含量高达62.8%。

在产量方面,北青七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第一个生长周期中,亩产达到259.55千克,比对照品种北青6号增产37.41%;在第二个生长周期中,亩产252.92千克,比对照增产31%。

栽培北青七号时,需要结合春耕每亩施用1.50至2.00立方米的有机肥,以及4.50至6.00千克的纯氮和4.00至5.50千克的五氧化二磷。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量为每亩20.14至22.19千克,亩保苗数为28.00至30.00万株,亩穗数为30.00至35.00万穗。

北青七号适宜在青海省年平均气温0℃左右的中、高位山旱地种植,春季播种。在播种前,使用1%至3%的石灰水浸种,以预防条纹病和黑穗病的发生。三叶期要及时松土、除草,并根据苗情每亩追施1.20至2.00千克的纯氮。

北青七号以其高产、优质的特征,成为了青海高原上农民心中的金色希望,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