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南丝苗:广东水稻新希望,优质丰产的绿色选择
在广东省的稻田里,一种名为“粤南丝苗”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个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审定编号粤审稻20200002,标志着广东水稻育种的新成就。
粤南丝苗是一种感温型常规稻品种,它的全生育期比传统的玉香油占品种稍长,需要126至127天。这种稻株型中集,分蘖力和抗倒力都表现中等偏上,耐寒性也处于中等水平。它的株高在102.2至106.7厘米之间,亩有效穗数达到17.4至17.6万,穗长21.4至22.6厘米,每穗总粒数在144至162粒之间,结实率高达85.4%至88.4%,千粒重为21.9至22.0克。
在米质方面,粤南丝苗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它的米质被鉴定为部标优质3级,糙米率在80.2%至80.3%之间,整精米率为51.4%至52.9%,垩白度极低,透明度好,碱消值和胶稠度均在理想范围内,直链淀粉含量适中,长宽比也符合优质米的标准。
抗病性方面,粤南丝苗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全群抗性频率达到85.7%至89.5%,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60.0%至91.7%和93.75%至100%。在病圃鉴定中,叶瘟和穗瘟的等级均在可控范围内。尽管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中等,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优质水稻品种的地位。
产量表现上,粤南丝苗在2018年和2019年的省区试中均展现出了较好的增产潜力,尤其是在2019年的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528.4公斤,比对照种增产13.07%,日产量在3.63至3.90公斤之间。
栽培技术要点简单,只需按常规栽培管理即可。省品审会的审定意见也明确指出,粤南丝苗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这无疑为广东的水稻种植提供了新的选择。
综上所述,粤南丝苗以其优质的米质、较好的抗病性和丰产性,成为了广东水稻种植的新希望,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大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