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育1号:内蒙古高原上的绿色希望
2025-07-21 05:18:05 发布
在内蒙古的广袤土地上,兴育1号稻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了当地农民心中的绿色希望。这款由兴安盟兴安粳稻优质品种科技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稻种,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抗病能力,为内蒙古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兴育1号的诞生,是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它源自于兴安白玉和五常五优稻1号的人工杂交,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这款稻种的生长周期大约为145天,幼苗浓绿,生长势强,株型紧束,株高约90厘米,穗长21.1厘米,平均穗粒数约130粒,结实率高达86.8%。在耐低温抗冷害方面表现出色,为内蒙古地区多变的气候条件提供了良好的适应性。
在品质上,兴育1号同样不负众望。2019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检测结果显示,其出糙率为83.5%,整精米率为70.7%,粗蛋白含量为8.55%,直链淀粉含量为16.8%,胶稠度为78mm,食味品质得分高达81分。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兴育1号的高品质,也显示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抗病性方面,兴育1号同样表现出色。2019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品种对叶瘟和穗瘟均表现出抗性,综合抗性表现为抗病(MR),为农民减少了因病害带来的损失。
产量表现上,兴育1号同样令人瞩目。2017年至2019年的试验中,其平均亩产分别为594.8千克、588.8千克和608.4千克,均比对照增产,显示出其稳定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兴育1号要求4月上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株距和行距需适中,施肥量需按照底肥、蘖肥、穗肥的比例分3次进行,并注意田间水层管理以及病、虫、草害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为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750℃以上的地区,这使得兴育1号成为了内蒙古高原上的农业明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和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