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新宠——“闽青青贮1号”玉米品种的丰收秘诀

2024-08-07 02:55:28

在福建省的田野上,一种名为“闽青青贮1号”的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这个品种不仅拥有强大的抗病虫害能力,而且在产量上也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

“闽青青贮1号”的审定编号为闽审玉2011006,它是一种青贮玉米单交种,从春播到采青的周期平均为85.5天,比传统的雅玉青贮8号稍长。它的株型半紧凑,株高和穗位高分别达到304.1厘米和134.6厘米,绿叶数量平均为12.3片,为植株提供了充足的光合作用空间。

在两年的多点试验中,“闽青青贮1号”展现出了显著的增产潜力,平均亩生物产量(鲜重)达到3835.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59%。2010年的检测显示,该品种的粗蛋白含量为8.7%,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5.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3.8%,这些指标均表明其作为饲料的高营养价值。

栽培“闽青青贮1号”时,春季播种通常在3月中旬到4月上旬,秋季播种则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每亩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000至4500株。种植者需要施足基肥,适时施用苗肥和攻秆肥,并及时培土,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同时,要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以保证丰收。

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闽青青贮1号”的评审意见是积极的,认为它适宜在福建省种植,并且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纹枯病,防止倒伏,适时收获。经过严格的审核,该品种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已顺利通过审定。

“闽青青贮1号”以其高产、抗病和易于管理的特点,为福建省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