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黄叶1号:稻田中的金色风景

2025-08-31 05:13:19 发布

在重庆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渝黄叶1号”的水稻品种以其独特的色彩和观赏价值脱颖而出。这一品种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和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共同培育,以其独特的黄色叶片和绿色穗子,为稻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渝黄叶1号”是一种中籼迟熟的彩叶观赏型常规水稻。它的苗期至成熟前的叶色呈现出淡雅的淡黄色,而抽穗期的穗子则呈现出浅绿色,成熟时叶片和谷粒自然落黄,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水稻的全生育期为150至172天,平均为158天,株高约117厘米,具有较强的分蘖力。穗长达到23.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约为15.3万,平均每穗着粒数为202.2粒,结实率在78.5%至92.5%之间,平均结实率为87.1%,千粒重为22.2克。

在抗病性方面,“渝黄叶1号”的稃尖和柱头无色,叶鞘呈淡黄色,对叶瘟病的抗性为6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5.75,抗性病级为5级,属于中感级别。米质方面,主要指标显示,糙米率为80.6%,整精米率为70.3%,粒长为5.4毫米,长宽比为2.4,垩白粒率为11.0%,垩白度为2.4%,胶稠度为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6.3%,透明度为1级,碱消值为7级。

产量方面,“渝黄叶1号”在两年区试中,10个点次平均亩产达到476.2千克,产量变化范围在316.8至632.5千克之间。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1. 仅作观赏种植时,根据景观设计合理安排播期;2. 观赏与收获稻谷结合时,渝西及沿江河谷地区建议在3月上中旬播种,深丘及武陵山区则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3. 每窝栽两粒谷苗,亩植1.2至1.5万窝;4. 注意防治稻瘟病,建议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经过审定,“渝黄叶1号”符合重庆市特种稻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作为彩叶观赏水稻进行订单种植。这不仅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选择,也为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增添了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