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35:高产抗病的大豆新品种

2024-08-04 02:59:26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种名为“中黄35”的大豆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由蒙审豆2007005号品种审定编号认证,这款大豆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而成,其品种来源融合了美国大豆PI486355的优良基因与郑8431的本土优势。

中黄35的幼苗叶片呈绿色,叶片圆润,植株紧凑,株高约81厘米,叶片长而窄,与茎杆荚角小,具有良好的落叶性,能够有效抵抗炸荚现象。其荚熟色为褐色,3-4粒荚多见,荚形弯镰,表面覆盖灰色茸毛,展现出亚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点缀其间,种皮黄色,子叶和脐部同样呈现黄色,圆粒形态,百粒重达到15.7克。

品质方面,2005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结果显示,中黄35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8.05%,粗脂肪含量为23.75%,这些数字不仅代表了其卓越的营养品质,也预示着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抗性方面,中黄35同样表现出色。2004年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抗病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表明,它对大豆花叶病毒混合株系具有抗性,对大豆灰斑病、褐斑病、霜霉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均表现出高抗性。此外,对大豆食心虫也有中抗性。

试验情况显示,2004年和200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中熟组大豆区域试验中,中黄35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76.0 kg和148.9 kg,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开育10,增产幅度分别为28.5%和18.2%。平均生育期为129天和124天,虽略晚于对照品种,但其高产和抗病特性足以弥补这一点。

为了充分发挥中黄35的潜力,建议种植密度为12000至16000株/亩。适宜种植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等≥10℃活动积温2600℃以上的地区。

中黄35,一个集高产、抗病于一身的大豆新品种,正以其实际表现,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