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抱子甘蓝的丰收秘诀: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指南
随着秋风送爽,抱子甘蓝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秋季餐桌上的宠儿。本文将带你走进抱子甘蓝的秋季栽培之旅,从选种到收获,每一步都精心策划,确保你的甘蓝丰收。
一、优选良种,奠定丰收基础
选择早熟、抗病、耐热、丰产的进口品种,如吉斯暨卢、早生子持等,是秋季栽培的第一步。这些品种不仅能够适应秋季的气候,还能带来丰富的产量。
二、育苗播种,培育壮苗
6月中下旬,遮阳防雨的育苗工作开始。使用营养钵播种,每栽一亩地需用种20~25克。播前浇足底水,齐苗后适当多喷水,以降低温度并促进生长。预防病害,促成壮苗,可喷施80%大生M—45加磷酸二氢钾600倍混合液2~3次。
三、整地施肥,打造肥沃土壤
选择茄果类、瓜类或豆类等作物的后茬地块,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亩施入腐熟鸡粪2~3方、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整平耙细后,做成宽1.1米、高10~15厘米的垄,两垄之间相距30厘米。
四、合理栽植,保证植株生长
7月中下旬,按行株距60×50厘米栽植2行苗,亩密度约1900株。栽植时保持幼苗土坨不散,保护根系,利于缓苗。并要按穴浇足定植水,促进苗早发。
五、浇水追肥,保持土壤湿润
生长期间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适时中耕除草、保墒。定植后30天左右,亩追尿素10~15公斤。叶球开始膨大时和采收初期,再追尿素15公斤左右。结球期,喷施叶面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植株调整,促进通风透光
植株长至40厘米高时,用架杆插直立架,上部用绳扎好,防止倒伏。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结球不良的腋芽及病叶,减少养分消耗。叶球膨大时,去除老叶,避免叶柄压迫叶球。
七、病虫防治,保障植株健康
抱子甘蓝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黑腐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喷雾,如600倍液80%大生M—45、77%可杀得500倍液等,确保植株健康。
八、适时采收,享受丰收喜悦
定植后约90天,叶球长至4厘米高、直径2~2.5厘米且结球紧实时,便可采收。自下而上顺序采收,促进植株生长和上部叶球发育。
通过以上步骤,你的抱子甘蓝将在秋季收获满满,不仅为你的餐桌增添美味,更为你的健康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