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豌201:豌豆新品种,增产增收的绿色选择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育种专家们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品种——中豌201。这个豌豆新品种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优秀的抗病能力,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宠。
中豌201是一个干籽粒型品种,全生育期大约158天,这意味着它能够在一个季节内完成生长周期。它的株型蔓生,株高适中,大约49.50厘米,叶片呈绿色,形状普通,这样的株型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和产量的形成。每株豌豆能够结荚8.30节,第一结荚位适中,保证了豌豆荚的均匀分布。花朵为白色,单株有效荚数达到14.60个,单荚粒数为4.00个,荚长6.60厘米,荚宽1.20厘米,荚绿色且质地坚硬,种皮和子叶均为淡黄色,籽粒呈球形,表面光滑,百粒重高达11.15克。
在营养成分上,中豌201的干籽粒粗蛋白含量为24.3%,粗淀粉含量为44.1%,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中豌201对白粉病和锈病具有中等抗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冷性,这使得它能够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生长。
在产量方面,中豌201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第1生长周期中,亩产达到127.6千克,比对照品种中豌6号增产23.64%;在第2生长周期中,亩产98.7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14.10%。这样的产量提升,无疑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栽培技术方面,中豌201适宜在秋季播种,特别是在华中、华东和西南生态区的河南、湖北、江苏、四川、重庆和云南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8万至3.3万株/亩,播种量为5.2至6.0千克/亩。它还适宜机械化播种和收获,行距控制在33至50厘米之间。在施肥方面,底肥建议施用过磷酸钙20至40千克,硫酸钾5至10千克,氮素化肥5至10千克,具体用量可根据土壤肥力调整。苗期还需注意防治潜叶蝇,市场上的农药即可有效防治。
值得注意的是,中豌201对白粉病和锈病没有免疫能力,因此在播种时应避免选择低洼、阴湿的地块,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豌201以其高产、优质和抗病的特性,成为了豌豆种植的优选品种。它不仅能够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是农业发展中的一个绿色、高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