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莳药9号:台州山药新品种,高产量与抗病性兼备
在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精心培育下,山药家族迎来了一位新成员——“紫莳药9号”。这一新品种山药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出色的抗病能力,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
“紫莳药9号”的诞生源于对传统农家种的精心选育,其研发团队由刘伟明、林飞荣、何贤彪、刘也楠、黄立飞等专家组成。在台州多点品比试验中,这一品种展现出了惊人的增产潜力:2015年鲜薯平均亩产达到1464.7公斤,比对照种增产28.1%;2018年更是达到了2097.7公斤,增产41.7%;即使在2019年,也保持了18.5%的增产率。三年试验的平均产量为1667.0公斤,比对照种增产30.3%。在2018年和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鲜薯平均亩产1984.2公斤,比对照增产24.2%。
“紫莳药9号”的生长周期大约为180天,与对照种相似。其苗期茎叶呈紫红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为绿色。主茎长达4.4米,茎基紫色,叶柄基色同样为紫色。单株结薯通常为1个,少数情况下为2个。薯型为圆柱形,薯皮褐色,薯肉紫色,块茎长29.7厘米、直径10.2厘米,单株块茎重达1.2公斤。经检测,其干物质含量为26.9克/100克,淀粉含量为20.2克/100克,可溶性糖含量为1.8克/100克,蛋白质含量为1.83克/100克。鲜薯蒸煮后口感粉糯,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抗病性方面,“紫莳药9号”对炭疽病的抗性表现良好,病情指数仅为48.2,远低于对照种。这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环保和健康。
栽培“紫莳药9号”时,建议栽培密度为1400-1800株/亩,并采用搭架栽培方式。施肥策略上,应控制氮肥,增加钾肥,以避免植株徒长。同时,还需注意炭疽病的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紫莳药9号”以其高产量、优质的食用品质和良好的商品性,成为了台州地区山药种植的理想选择。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无疑将为当地农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