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藕栽培:高效农业的绿色革命
莲藕,这一水生蔬菜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种植范围,在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广受欢迎。然而,传统的莲藕种植面临着繁殖系数低、用种量大、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品种的推广。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微型种藕研究,为莲藕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微型种藕,以其0.15至0.3公斤的小巧体型,不仅携带方便,而且繁殖系数高,省工省力,节约耕地,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带腐败病菌,为莲藕的健康生长提供了保障。每年,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繁育的新品种微型种藕超过10万支,已在云南、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广泛推广,深受藕农喜爱。
栽培微型种藕,首先需要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田块。在定植前15至20天,清除田间残存茎叶,耕深20至30厘米,耙平,并使田埂高出田面20厘米以上。基肥的施用也非常关键,每667平方米宜施钙镁磷肥100公斤、腐熟粪肥2500公斤及生石灰75公斤。
品种选择上,微型种藕适合中、晚熟品种的大田栽培。中晚熟品种如鄂莲5号、03-12、新1号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鄂莲1号、03-18等则适合在引种时使用微型种藕。
种藕的质量至关重要,要求种藕纯度达98%以上,新鲜、顶芽和侧芽完好,藕段上无大的机械伤、不带病虫害。单支微型种藕有3至5个完好顶芽,单支重0.15至0.3公斤。种藕用量每667平方米微型种藕120至150支,因品种而异。
对于长途运输,微型种藕挖起后应及时冲洗泥土,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浸泡10分钟。使用25厘米×28厘米×80厘米的瓦楞纸箱,箱内垫放聚乙烯塑料薄膜,轻放入微型种藕后用清洁的珍珠岩填充防震,封箱打包。每箱包装100支微型种藕,重量约25公斤,种藕可贮放30至60天。
定植时,气温需稳定在13°C以上,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田保持5厘米浅水,株行距(1.5至2)米×2米,定植深度约5厘米,藕梢露出泥面呈15°角斜栽。
水位管理同样重要。立叶长出之前保持3至5厘米浅水,荷叶封行后水位加深至15厘米。进入地下茎膨大期,水位降低至5厘米。成熟后保持10厘米左右水深贮藏越冬。
补苗、转莲鞭、摘花果也是栽培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立叶3至4片时,将生长稠密处的侧枝补栽到缺株、稀空的地方。在莲藕生长期间每周检查一次,发现莲鞭伸向田埂时,及时将其前端1至2节带根挖起,然后顺势将其生长方向转至田内,并固定于泥中。在开花结果期每隔7至10天摘一次花果,连续3至4次。
追肥方面,莲藕生长过程中追肥2至3次。第1片立叶展开时,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公斤或碳酸氢铵30公斤;立叶长出5至6片时,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75公斤或尿素20公斤和硫酸钾10公斤;根状茎开始膨大时,根据长势每667平方米再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至30公斤。
病、虫、草害防治也是栽培中的重要一环。定植前结合整地清除杂草、提高水位可控制杂草滋生。封行之前要及时人工除草。莲藕主要病虫害有腐败病、叶斑病、蚜虫、斜纹夜蛾等。腐败病以农业防治为主,微型种藕不带腐败病菌,因此选择无病的田块种植十分重要。叶斑病发病初期宜用70%甲基托布津加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喷叶,7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莲缢管蚜:苗期发现时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斜纹夜蛾:莲叶生长中后期见虫害宜用5%定虫隆(抑太保)乳油250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