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育6:高产抗病害的玉米新品种
在广阔的玉米种植领域,一个名为“凤育6”的新品种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性脱颖而出。这个品种,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14011号,由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科作物育种研究所精心培育,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
凤育6的幼苗叶片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而叶鞘则是深邃的紫色,预示着其与众不同的特质。成年植株紧凑,株高达到286cm,穗位高129cm,拥有20片叶,这样的植株结构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集中积累。雄穗分枝多达9-11个,护颖绿色,花药浅紫色,而雌穗的花丝则呈现橙色,这些特征不仅美观,也有助于提高授粉效率。
果穗筒型,白轴,长度约18.8cm,粗度5.0cm,秃尖0.6cm,穗行数16,每行粒数41,单穗粒重可达210.6g,出籽率高达83.8%。籽粒为马齿型,橙黄色,百粒重34.5g,这样的籽粒不仅外观吸引人,而且品质上乘。2013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测定结果显示,凤育6的容重为746g/L,粗蛋白含量8.65%,粗脂肪含量4.02%,粗淀粉含量高达75.51%,赖氨酸含量0.25%,这些数据表明凤育6是一个营养均衡的玉米品种。
在抗性方面,凤育6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病能力。它对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对丝黑穗病有较强的抗性,对茎腐病更是表现出高抗性,对玉米螟的抗性也不容忽视。
在产量表现上,凤育6同样令人瞩目。2011年的预备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796.7kg,比对照品种增产10.6%。201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883.3kg,比组均值增产4.8%。2013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852.6kg,比对照品种增产10.7%,且生育期比对照早1天。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在4月20日左右播种,每亩种植密度为4500株,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尿素20kg/亩和15kg/亩。需要注意的是,要特别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病和玉米螟。
凤育6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900℃以上的地区种植,为这些地区的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有望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