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陕黑6号”:汉中黑籼米的农业奇迹

2025-07-28 05:06:26 发布

在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陕黑6号”的黑籼米品种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脱颖而出,成为当地农业的新亮点。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陕审稻20220001号,源自于黑帅和R7582M的杂交,全生育期为156.4天,比常规品种稍早成熟。

“陕黑6号”以其紧凑的株型和中等的分蘖力著称,茎秆粗壮,展现出强大的抗倒性。直立的叶姿和无色的叶缘、叶耳、叶舌,使得植株外观整洁而有序。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达84.3%,稻谷颖壳褐灰色,颖尖无色无芒,谷粒细长,长度达到9.9毫米,长宽比为3.8,这些特征使得“陕黑6号”在外观上就已与众不同。

株高116.4厘米的“陕黑6号”,每亩有效穗率达到17.9万,成穗率为75.9%,穗长23.9厘米,穗实粒数高达119.9粒,千粒重24.2克。糙米细长,墨黑色且有光泽,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都是“陕黑6号”在食用品质上的显著特点。

在抗病性方面,“陕黑6号”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有中等的抗性,但对纹枯病、白叶枯病较为敏感,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虫害。此外,黑米色素E的含量达到2.08,高于对照品种黑丰糯的0.65;黑色度实测结果为96%,高于对照品种的92%;花青苷含量为0.91%,也高于对照品种的0.28%,这些数据表明“陕黑6号”在营养价值上具有明显优势。

栽培“陕黑6号”时,建议在3月25日至4月10日育秧,适宜秧龄为35-45天,插植密度为1.3-1.5万穴/亩,基本苗为10-12万苗/亩。适宜种植地区为陕南汉中、安康海拔650米以下的稻区,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达到455.0公斤,显示出良好的产量潜力。

“陕黑6号”不仅是汉中农业的骄傲,也是黑籼米品种中的佼佼者,它的出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经济收益,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健康、更美味的黑籼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