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2111:云南高原上的水稻新希望

2024-08-21 04:53:16

在云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两优2111”的籼型杂交水稻正以其出色的表现吸引着农民的目光。这不仅是因为它的高产潜力,更因为它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与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共同孕育的结晶,凝聚了赵明富、李政芳等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

“两优2111”的全生育期为149天,平均株高达到109.9厘米,穗长24.4厘米,每穗可结出165粒,其中122粒能够结实,结实率高达74.0%。它的千粒重为30.6克,每亩有效穗数达到19.0万,成穗率达到62.8%,落粒性适中,保证了收获的效率。

在米质检测方面,“两优2111”同样表现不俗:出糙率81.0%,精米率70.2%,整精米率64.1%,垩白粒率36%,垩白度3.6%,透明度1级,碱消值6.0级,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17.4%,粒长7.1mm,粒型长宽比3.0。这些指标不仅确保了稻米的品质,也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在抗性鉴定中,“两优2111”展现出了对稻瘟病的抵抗力,但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弱。这一点需要农民在种植时特别注意,避免在白叶枯病高发区种植。

产量表现上,“两优2111”在2007至2008年的云南省杂交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676.4千克,比对照增产13.1%,增产点率达到了100%。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92.4千克,比对照增产7.5%,这一成绩无疑为云南省的水稻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

适宜种植区域为云南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籼稻区,但需注意避开白叶枯病高发区。“两优2111”以其高产、优质的特性,为云南高原的水稻种植带来了新的动力,有望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