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2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燕麦新品种,带来丰收的希望
在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白燕21”的燕麦新品种应运而生,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这个品种的认定编号为吉认燕麦2021002,是通过对加拿大引进的皮燕麦后代材料07341-2进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成果。
“白燕21”以其春性特性和较短的生长周期(约83天)脱颖而出。幼苗直立,叶片呈深绿色,株高达到95.3厘米,茎秆覆盖着蜡质保护层。它的周散型穗长达19.5厘米,无芒,小穗纺锤形,每穗含有50个小穗和75粒籽粒,穗粒重达2.58克。籽粒本身也是纺锤形,黄色,千粒重为36.1克。在营养成分上,“白燕21”的籽粒粗蛋白含量为13.9%,粗脂肪含量为5.4%,粗淀粉含量高达63%,这些指标显示了其作为饲料或食品的高价值。
在产量表现上,“白燕21”同样令人瞩目。2018至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公顷产量达到5225.2公斤,比对照品种白燕7号增产5.4%。202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为5173.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4.9%,显示出其卓越的产量潜力。
为了充分利用“白燕21”的潜力,以下是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时间:建议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
2. 种植密度:保持每公顷400万株的种植密度。
3. 施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各含量15%)250公斤/公顷作为种肥;在三叶期追施尿素75公斤/公顷。
4. 灌溉:若播种时土壤湿度不足,需进行灌溉;在三叶期、五叶期和抽穗期根据降雨情况调整灌溉次数。
5. 制种技术:原原种采用穗行繁殖法,原种繁殖时要拔除杂株,确保品种纯度,防止机械混杂。
“白燕21”已经通过了《吉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指南—燕麦》的认定,适宜在吉林省西部具备水浇条件、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区推广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推出,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种植选择,也为吉林省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