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之种】慈棉E1号——浙江省棉花种植的新选择
2025-09-10 05:10:01 发布
在浙江省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慈棉E1号的棉花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为当地棉农带来新的希望。慈棉E1号,审定编号为浙审棉2022003,由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培育,育种团队包括诸亚铭、祝水金、陈进红、吴华新、裘建荣等专家。
慈棉E1号以其全生育期122天的快速生长,比传统品种慈抗杂3号稍短,显示出其早熟的特性。株高达到127.9厘米,植株高大且株型筒型,叶片宽大,铃大且絮洁白,单铃重达5.9克,衣分高达42.1%,籽指为9.9克,这些特性使得慈棉E1号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在品质方面,慈棉E1号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1.2毫米,整齐度指数为84.4%,断裂比强度为35.6cN/tex,马克隆值为4.6,伸长率为5.9%,这些数据表明其纤维品质上乘。然而,枯萎病抗性方面,慈棉E1号表现为感病和抗病,两年的病指分别为20.2和6.0,因此在种植时需特别注意枯萎病的防治。
产量表现上,慈棉E1号在2020年和2021年的省区试中,平均亩产皮棉分别为117.3公斤和98.9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7.0%和0.8%,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08.1公斤,比对照增产3.9%。这表明慈棉E1号在产量上具有较好的表现。
栽培慈棉E1号时,建议采用营养钵与地膜栽培方式,4月上旬播种最为适宜。合理密植和适时化控是关键,见花后分两次重施花铃肥,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同时,由于慈棉E1号对枯萎病的抗性较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防治枯萎病。
综上所述,慈棉E1号以其优质的纤维品质、较强的结铃能力和较好的丰产性,成为浙江省棉花种植的新选择。适宜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将有助于棉农们获得更加丰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