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希望】“慈杂14号”——浙江省的高产抗虫棉花新品种

2025-09-05 05:14:32 发布

在浙江省,棉花种植者们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品种——“慈杂14号”。这个由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培育的棉花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为当地棉花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慈杂14号”的全生育期为121.9天,相较于对照品种慈抗杂3号短0.2天,显示出其生长周期的高效性。植株高达124.6厘米,单株结铃数达到42.6个,株型呈塔型,叶片中等略大,结铃性好,吐絮畅,单铃重5.8克,衣分高达43.1%,籽指10.1克。这些特性使得“慈杂14号”在产量上具有明显优势。

在品质与抗性方面,“慈杂14号”同样表现出色。其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29.5毫米,整齐度指数84.5%,断裂比强度30.8cN/tex,马克隆值5.1,伸长率6.3%,这些指标均显示其纤维品质上乘。此外,经过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两年枯萎病病指分别为12.1和18.0,均为耐病,表明“慈杂14号”具有较强的抗枯萎病能力。

产量表现上,“慈杂14号”在2020年和2021年的省区试中,平均亩产皮棉分别为113.2公斤和103.8公斤,比对照慈抗杂3号增产3.3%和5.8%。两年平均亩产皮棉108.5公斤,比对照增产4.6%。202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皮棉107.5公斤,比对照增产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慈杂14号”的高产潜力。

栽培“慈杂14号”时,建议采用营养钵与地膜栽培方式,4月上旬播种为宜,并进行合理密植,适时化控,见花后分两次重施花铃肥,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

综上所述,“慈杂14号”以其高产、抗虫、结铃性强、铃较大、衣分高、纤维白、吐絮畅等特点,被审定为适宜在浙江省种植的高产类型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对于浙江省的棉花种植者来说,“慈杂14号”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选择,它将为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