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墨仙子”西瓜的秘密:海南的甜蜜馈赠
在海南的热带阳光下,有一种西瓜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它就是“墨仙子”。这个由海南富友种苗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登记编号GPD西瓜(2017)460168,成为了西瓜家族中的一颗新星。
“墨仙子”是一种鲜食小果型杂交种三倍体无籽西瓜,它的全生育期大约在80到95天,成熟期则需要大约28天。这种西瓜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浓绿,叶片裂刻弱至中,显示出它的强健和活力。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在6节到8节之间,雌花间隔节位则在5节到6节,这使得它易于坐果,保证了产量的稳定。
它的果实圆形至近圆形,果型指数平均在1.0到1.1之间,果皮深绿色带有墨绿细条纹,单瓜重平均在2.0千克到3.0千克之间,果皮厚度平均在0.5厘米到0.8厘米。果肉呈现出大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1.6%,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5%,果皮硬度较硬,肉质口感松脆,让人回味无穷。
“墨仙子”西瓜不仅美味,还具有中抗枯萎病的特性,耐低温弱光性中等,这使得它在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在第一生长周期中,亩产达到了2853.0千克,比对照小妃增产3.4%;在第二生长周期中,亩产更是达到了3001.0千克,比对照小妃增产5.2%。
栽培“墨仙子”西瓜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适宜在保护地或少雨季节露地栽培,选择耕层深厚、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沙壤土。播种前需用55℃温水浸泡种子6到8小时,洗净表皮黏液后破壳催芽。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选择株行距,南方一般为60厘米×3米,北方气候稳定地区可密植60厘米×2.5米。需配二倍体西瓜作授粉品种,进行人工授粉。整枝方式依种植密度来决定,一般采用多蔓多果。选留第三雌花坐果,坐果期科学控肥水,避免徒长促进坐果。授粉后7到10天,及时选果,并加强肥水。成熟前7天停止施肥,水分依不同土壤减少或停止浇水。适时采收,以保持果实的最佳品质。
“墨仙子”适宜在海南乐东地区种植,适播期为9月。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在大面积种植前,建议先试种,了解其特性,确保适合当地栽培。果实生长受气候、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方式等因素影响较大,管理不当可能会出现非商品性果实。果实膨大期遇低温、长期弱光或极端高温易出现果小、空心、皮厚、起棱、瓤色变淡等现象。成熟期遇雨,糖度不稳定,可能会出现积水情况。果实大小、中心含糖量、果皮厚度、颜色等性状受气温、光照、水肥管理等因素影响会有差异。及时采收,过熟会影响商品性。受遗传因子影响,种植时受外境条件影响,会出现少量变异植株。及时采收,防止果肉变质。果蒂易脱落,储运性一般。
“墨仙子”西瓜,不仅是海南的甜蜜馈赠,也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创新和致敬。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生长特性,成为了西瓜市场上的新宠。让我们一起探索“墨仙子”的秘密,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