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豫676——高效抗病的棉花新品种
新豫676,一个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以其卓越的抗病性和高产性能,在河南省棉花产业中崭露头角。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豫审棉20220008,源自豫棉21号与豫棉50的杂交,展现出了独特的生长特性。
新豫676的生长周期为109天,植株呈现塔型,株型松散,平均株高达到113.3厘米。叶片中等大小,绿色且有明显的皱折和较深的缺刻。结铃性强,铃呈卵圆形,大小适中,铃嘴钝。在田间表现上,新豫676的第一果枝节位为6.7节,平均每株果枝数为12.9台,单株结铃17.5个,单铃重5.9克,子指10.7克,衣分42.8%,霜前花率高达92.0%。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这些特性使得新豫676在棉花收获时更加高效。
在抗病鉴定方面,新豫676表现出了高抗枯萎病和耐黄萎病的特性。2019年和2020年的枯萎病指数分别为4.9和18.6,黄萎病指数分别为30.0和21.3,这些数据均显示了新豫676在抗病性上的优异表现。此外,2021年的抗虫鉴定中,新豫676的抗虫株率达到了100%,这进一步证明了其在抗虫方面的强大能力。
品质分析方面,新豫676的纤维上半部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关键指标均达到了优质棉花的标准。2019年和2020年的检测数据显示,新豫676的纤维长度分别为28.4mm和29.1mm,断裂比强度均为30.1cN/tex,马克隆值分别为5.2和4.9,整齐度指数分别为84.9%和85.7%,这些数据均表明新豫676的纤维品质上乘。
在产量表现上,新豫676同样不负众望。2019年和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新豫676的皮棉总产均实现了增产,增产点率分别为85.7%和100%。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新豫676的皮棉总产再次实现了100%的增产点率,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1.7%至14.4%。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新豫676建议的播种时间为4月初至4月下旬,种植密度为2500-3000株/亩。田间管理上,建议早追肥,重施花铃肥,增施钾肥,补施微肥,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综上所述,新豫676以其抗病、抗虫和高产的特性,成为了河南省棉花种植的新选择。该品种已通过河南省棉花审定标准,适合在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并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新豫676,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棉花产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