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杂棉51:四川棉花新希望,高效抗病的杂交新品种
2025-08-22 05:15:30 发布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川杂棉51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优异的产量表现,成为了棉花种植者的新选择。这款杂交品种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棉花市场上脱颖而出。
川杂棉51的植株呈圆锥形,叶片大小适中,茎杆粗壮有力,茸毛稀少,铃形为卵形,这些特征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简便。在四川省两年的区试中,川杂棉51的平均生育期为129.6天,株高达到101.1厘米,果枝数量为13.4台,单株结铃数为26.7个,单铃重6.8克,衣分为42.7%,籽指为10.7克。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川杂棉51的生长潜力,也预示了其高产量的可能性。
在抗病性方面,川杂棉51同样表现出色,它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对棉铃虫有抗性,且高抗红铃虫,这些特性使得它在病虫害管理上更为经济有效。
纤维品质方面,川杂棉51同样不逊色。根据HVICC标准,其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0.1毫米,比强度为30.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为4.8,伸长率为5.2%,整齐度为85.5%,纺纱均匀指数为150.7。这些指标表明,川杂棉51的纤维品质优良,适合纺纱生产。
产量表现上,川杂棉51在2017年和2018年的区试中,平均亩产籽棉和皮棉均比对照品种增产,增产点率达到100%。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川杂棉51的平均亩产籽棉和皮棉也分别比对照增产10.3%和12.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川杂棉51的高产潜力。
川杂棉51的栽培技术要点尚未详细说明,但可以预见,这款新品种的推广将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棉花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川杂棉51,不仅是棉花种植的新选择,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