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通翠3号”:江苏土地上的甜瓜新宠
在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甜瓜家族迎来了新成员——“通翠3号”。这款甜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生长特性,为农民和消费者带来了新的选择。
“通翠3号”是一款杂交薄皮甜瓜,以其强健的植株和健壮的茎蔓脱颖而出,易于结出甜美的果实。在早春栽培中,从播种到果实成熟仅需约30天,整个生长周期大约106天。它的果实呈长卵形,外皮是白色微黄,带有隐约的绿色条纹,光滑的果面下包裹着淡绿色的果肉,单果重约700克,肉厚达到2.4厘米,中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5.1%,边部也有13.2%,肉质酥脆,甜而不腻。
在抗病性方面,“通翠3号”展现出了中抗白粉病和中抗霜霉病的特性,这为种植者减少了病害的担忧。产量方面,虽然相较于对照品种日本甜宝有所减产,但“通翠3号”在两个生长周期中的亩产分别达到了2038千克和2107千克,显示了其稳定的生产潜力。
栽培“通翠3号”时,春季设施栽培的播种期定在2月中上旬,3月中下旬进行移栽,而露地栽培则可在4月至7月间进行。栽培密度根据栽培方式有所不同,立架栽培每亩1200至1500株,爬地栽培则为800至1000株。基肥的使用量为每亩约4000千克的腐熟厩肥,果实膨大期还需适量追施瓜类专用复合肥。
立架栽培时,采用双蔓整枝技术,幼苗3至4叶时摘心,选择长势良好的子蔓两条,其余摘除,并在第10节左右的孙蔓上坐瓜。授粉工作最好在上午8至10时进行,使用当天盛开的雄花,轻轻将花粉涂抹在雌花柱头上。果实成熟至八至九成时即可采收。
为了防治蚜虫和粉虱,可以设施覆盖防虫网,同时悬挂黄板也是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对于白粉病和霜霉病,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47%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通翠3号”适宜在江苏春秋两季保护地或露地种植,但需注意蔓枯病的发生,一旦发病,应立即使用杀菌剂涂抹于发病部位。
这款甜瓜新品种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抗病性,为江苏地区的甜瓜种植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