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秘密】闽玉糯3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糯玉米新宠
在福建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闽玉糯3号”的糯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个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势,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闽玉糯3号”的生育期为82.2天,略长于对照品种苏玉糯2号,这使得它有足够的时间吸收阳光和养分,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它的株型半紧,平均株高达到217.5厘米,穗位高85.4厘米,这不仅有利于通风透光,还便于机械化收割。穗长18.7厘米,穗粗5.1厘米,果穗呈长锥型,穗行数14.7行,每行平均有35.4粒,白粒白轴,鲜百粒重36.6克,出籽率高达67.7%,这些数据都显示了“闽玉糯3号”的高产潜力。
在抗病性方面,“闽玉糯3号”同样表现出色。经过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的鉴定,它对小斑病和纹枯病具有中等抗性,而南方锈病则未发病,这大大降低了农民在病虫害防治上的成本和劳力。
产量表现上,“闽玉糯3号”在2018年春秋两季的引种适应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872.9公斤,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7.0%,这一成绩在糯玉米品种中相当亮眼。
栽培“闽玉糯3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春播时间为3月中旬到4月上旬,秋播则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时,要与其他玉米品种保持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隔离,以防止串粉。每亩建议种植3500至3700株,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施肥方面,要施足基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以确保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同时,要注意防治纹枯病、茎腐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并适时采收,以保证最佳的产量和品质。
“闽玉糯3号”不仅在福建省适宜种植,还在浙江省得到了引种和推广,它的成功不仅代表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科研实力,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选择“闽玉糯3号”,就是选择了丰收和希望。